建築界巨擘-河畔的羅傑斯男爵
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由英國建築界的巨擘-理查 ‧ 羅傑斯所領軍的事務所設計,結合ARUP工程顧問公司、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以及宗邁建築師事務所組成的專業團隊。理查 ‧ 羅傑斯在1996年被冊封為終身貴族「河畔的羅傑斯男爵」,也曾獲得2007年的普立茲克建築獎殊榮,在建築設計、都市計畫與公益事務方面皆奉獻良多。這次理查 ‧ 羅傑斯親自操刀桃機第三航廈,這可不是他的第一件在台作品,過去曾在台打造慶富造船廠總部大樓與高捷中央公園站,早期理查 ‧ 羅傑斯的作品常被冠上「驚世駭俗」的形容詞,高科技建築較為前衛且受爭議性,後期作品可看出設計理念上的轉變,此次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著重於有效節能與提升建築的延續性,增加建築與當地的互動連結,將理查 ‧ 羅傑斯的建築個人層次又往上推了一把。
▲河畔的羅傑斯男爵 - 理查 ‧ 羅傑斯
▲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外觀
站上國際門戶的肩膀,看見台灣意象
理查 ‧ 羅傑斯這次所設計的桃機第三航廈,位在進入機場首要位置的外牆設計,除做為聯外道路與航廈建築之間的隔音牆之外,大片綠牆設計反映台灣山巒綿延的自然景觀。在屋頂設計上,以內外雙層且獨立的屋頂別具特色,外側屋頂採波浪式造型,強調山谷地形的流動線條;內側屋頂運用亮面管與錐形結合的花瓣構件,均勻地懸吊在框架上,透過不同視角取得的深度不一,更取材自台灣廟宇瓦片屋頂的採光口設計,能夠反射上方天窗的日照進入建築物內,較低的面增加沖孔與安裝內部吸音材,可控制空間的噪音量,根據視覺與聽覺兩大感受,將在地的台灣意象融入第三航廈整體的設計美學中。
▲綠牆設計可做為隔音牆與特殊景觀設計
▲懸吊於框架上的花瓣構件設計
「新世紀標竿航廈」亮點建築
不光是介紹建築外觀,內部規劃更是旅客實際上所能接觸到的一面,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以「文化Culture」、「永續Green」、「智慧Smart」為三大設計主軸,除了營造寬闊且明亮的大廳空間,使旅客感受美好的台灣門戶意象之外,也提供旅客效率、美觀及舒適親合的機場觀感,並利用簡潔易懂的指標與妥善規劃的動線,在40分鐘內完成轉機手續,達到亞洲最佳的轉機速度。同時規劃頂級的購物空間,在安全檢查過關後,可於空側的零售商業空間輕鬆逛街。理查 ‧ 羅傑斯重視每位使用者的體驗,在維持設計理念的同時,將重點放在旅客的需求上,設置最高需求量的登機門,解決旅客流量限制的不便,將第三航廈打造為「新世紀標竿航廈」,作為未來桃園國際機場的新亮點!
▲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室內示意圖
機場城市,即將起飛
桃機第三航廈目前預計2022年完工,總佔地約64萬平方公尺,預計每年服務4500萬旅客人次,設施另包含由多棟大樓所組成的多功能大樓,以「機場城市」的概念規劃,除了公共空間與綠化環境外,也提供藝術、觀光、人文與購物的服務,期望能與第二航廈共同連結成一生活機能體,形塑巨型航廈(Mega Terminal)的格局,為桃園國際機場打造一座永續、低碳節能的智慧航廈。
*文章圖片轉自Rogers Stirk Harbour + Partners: RSHP
✭ 建築行腳
以下為上銘建設官方網站與Facebook,歡迎參觀與加入粉絲團
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made-style.com.tw/
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ngming.arch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