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綠屋頂 從德國領先走向全球化
「建築綠化」在現在這個時代也許是不陌生的概念,但其實僅僅是最近二十年的事情而已。在1980年代,由於環保意識抬頭,德國環保團體和政府攜手合作,在柏林啟動綠屋頂計畫,並成功創造了省電、降溫、美觀等多種效果。他國望其成效,也逐一加入綠屋頂與都市綠化的行列,其中含括日本、澳洲、加拿大、法國、希臘、英國、埃及、美國等等,台灣也不例外。而之所以會造成如此大的連環影響,無非是氣候變遷、城市熱島效應確實讓民眾感受太過赤炎及不適,問題於焉浮出檯面,必須著手解決--當時,根據聯合國「環境研究計畫」研究指出,當城市綠屋頂面積達70%時,可減少整個城市八成的二氧化碳含量,都市熱島效應也將隨之消失。
(德國.斯圖加特綠建築.圖片來源/Google)
立法正視綠化課題 屋頂革命有益環境與安全
回觀我國,內政部在2010年訂定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〉,內有關於最小綠化面積、綠化總二氧化碳固定量、基地保水、雨水回收、節約能源設計、綠建材等項目之基本規定,正式把綠化概念融進建築之中,讓建商與人民一同培養專業知識、調整價值觀,進而使環境不再惡化。2011年,地方政府方面,由新北市率先立法,針對該區域之各種氣候考量,規定新建公有建物的屋頂,應有一半以上面積進行綠化。而高雄市政府也跟上腳步,結合太陽光電和綠建築標章,目標每年完成1.5萬坪立體綠化;之後,台北、台中、嘉義、彰化等縣市,都可見綠帽蹤跡。
(圖片來源/新北市政府施政成果網)
當年,新北市城鄉發展局股長鄭健志說,綠屋頂可以隔熱、降溫,環保功能卓越。根據測試,如果建物有綠屋頂,最高樓層的溫度可以減少三度,冬天也比較保溫,達節能省電、減緩熱島效應之成果。不僅如此,綠屋頂植栽可以提供都市生態跳島與多樣生物棲地,亦能截留雨水,改善暴雨造成的排水不良、淹水問題。另外,建築物會受到日夜溫差變化影響而熱脹冷縮,每天表面伸縮量約一點四公分,長久下來建築結構容易龜裂、老化,有綠屋頂隔熱後,伸縮量可以減為零點零五公分,可謂有保護建築物之功用。
薄層/盆缽/庭園 綠屋頂的三種類型各自綻放
綠屋頂分成「薄層式」、「盆缽式」、「庭院式」三種類型,受限於建築物的載重量和排水等因素,其實都須透過專家評估,不能隨意施作。舉例而言,庭園式綠屋頂一平方公尺約三百到四百公斤,薄層式也有五十到一百公斤,建築物載重量若不夠,會造成危險。此外,台灣夏季颱風多,如果植栽沒固定好,可能被吹落地面;根部若沒有妥善處理,還可能侵入建築,破壞建築結構。
(一)薄層式綠屋頂 Extensive green roof
(圖片來源/內政部建築研究所.屋頂綠化技術手冊)
薄層式即在屋頂上以「滿鋪」的手法,在防水層上覆蓋厚度低於三十公分的輕量介質(指人工土壤添加珍珠石、蛭石、泥炭土、發泡煉石或水陶石等材料後的混和物),並種植強韌、低矮、能自主生長的植栽,以適應各種頂樓上的環境生態,例如燠熱或強風。由於此類型施工較簡單、傾斜度在45°內的屋頂皆可施作,較庭園型及盆缽型綠屋頂工法更利於管理,且不需要太大的建築承載量,能夠節省結構成本,故目前公司部門及現有建物多推行薄層綠屋頂。
(圖片來源/內政部建築研究所.屋頂綠化技術手冊)
(二)盆缽式綠屋頂 Container-type green roof
(圖片來源/內政部建築研究所.屋頂綠化技術手冊)
盆缽型,顧名思義,就是使用各種盆器種植植物,依容器造型、尺寸,設計出來的綠屋頂態樣。因為容器取得容易,這種類型利於民眾自行操作,依照自己喜好挑選或安排盆栽的大小、排列方式、位置,且還可以藉此因應植物生長狀況,做適度的調整,隨四季打造獨特的頂樓風景。唯要注意的是,應盡量將屋頂樓板面積鋪滿,阻絕太陽輻射熱直接曬到防水層,才能確實達到隔熱節能的效果,減少樓板冷縮熱脹之機率。
(圖片來源/內政部建築研究所.屋頂綠化技術手冊)
(三)庭院式綠屋頂 Intensive green roof
(圖片來源/內政部建築研究所.屋頂綠化技術手冊)
庭院式綠屋頂大概是外觀最討喜的一種,其由景觀設計師透過專業空間概念、設計手法,將小型喬木、灌木、地被植物等相互搭配,進行屋頂綠化工程。這種型態常見休憩設施或花園,主要以美觀、休閒、療癒為目的。除此之外,庭園型綠屋頂的植物層次較為豐富,完整性高、覆土深,植物根系可充分伸展;但比起前兩型,它涉及了專業知識,必須尋找廠商規劃、施工、維護管理,不宜自行處理,後續成本較高。
(圖片來源/內政部建築研究所.屋頂綠化技術手冊)
(表格來源/內政部建築研究所.屋頂綠化技術手冊)
庭院式綠化完整體現 幸福悅頂樓天堂境遇
承上,上銘建設替高雄人打造的最新幸福首選「幸福悅」,頂樓亦有綠化光景,屬第三類型的庭院式設計。而其實,綠化環境人人有責,我們除了可以在能力範圍內著手進行「綠化革命」之外,也要懂得尋求管道、遵照專業人員的知識和建議,打造一個舒適又安全的綠化空間。再者,在植栽鋪種之前,建築的基礎仍是關鍵,例如我們應先做好絕對品質的防水工程、打造穩固的結構、賦予建物足夠之載重量,才有後續綠化的可能;換句話說,現今這個年代,建築與綠化可說是融為一體,在我們談及屋頂綠化的同時,都要以建築體的相關施工細節為前提,因為綠化成果雖然美麗,若要走得長遠,背後的創造過程和照護皆不容忽視,必須請教信任的建商與景觀設計師從中協助。
(圖片來源/上銘建設.幸福悅)
相關文章
✭ 建築心情
﹝七月﹞幸福快熟了,採收建築甜蜜風情
✭ 建築工法
﹝好宅鮮場目擊﹞ 水泥生花 屋頂花園建造紀錄
﹝好宅鮮場目擊﹞ 露天大挑戰 屋頂防水工程
以下為上銘建設的官方網站與Facebook,歡迎參觀與加入粉絲團
留言列表